当前位置:杂文天下文章中心公文文章百家争鸣事迹材料0002 → 文章内容

科技创新事迹材料

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:佚名  来源:网上收集整理  发布时间:2018-12-23 0:39:28

    刘先志,xx高密人。中国力学界的著名专家和学者,国家一级教授。他一生从事力学教学和科学研究,其研究成果是多学科的理论性研究和创新,涉及一般力学、流体力学、热弹性力学、机械振动学、应用数学、机械工程等学科,既为这些学科的学术宝库增添了新的理论,又为解决有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。
    他学术造诣精深,卓有建树,其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,堪称一代力学大师。
    他先后担任上海同济大学教授、教务长,原xx工学院教授、教务长、副院长,并兼任xx机械工业厅副厅长、xx省人民委员会委员、全国人大代表,曾任xx省副省长和省政协副主席,中国力学学会常务理事、《力学学报》常务编辑、《应用数学和力学》编委、国家力学教材编委会编委、xx省力学学会名誉理事长。
    一、为实现科学救国心愿立志成才
    刘先志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,其父刘蓬山早年毕业于蓬莱文会馆,是受过近代科学教育的知识分子,思想开明,勉励子女刻苦学习,以知识报国,在他教导下,四个子女都学有专长,在家乡传为佳话。1926年他考入北京燕京大学数学系,1930年毕业,获理学学士学位。当时的旧中国工业落后,备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,他不满足已有的数学专业知识,决定攻读工程科学,以实现科学救国的心愿。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。1933年8月到当时的国立xx大学机械系当了一年的旁听生,第二年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公费留学德国生,赴柏林工业大学学习机械工程。1939年毕业时获特许工程师,并留校任教,担任理论力学讲座及理论力学研究所主任助教、研究员。
    1941年9月至1945年6月,他又到德国哥廷根大学数理系学习力学,在近代流体力学奠基人普朗特(L?Prandtl)教授指导下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,并熟练掌握了德、英、法、俄四门外语,为以后在各学科领域开展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,成就为理论与实践兼备的高级学者,其学术思想与德国哥廷根学派一脉相承。二战结束后,他毅然放弃了国外优厚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,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,于1946年回国,先后任上海市工务局正工程司、同济大学教授,后又到无锡开源机器厂任设计部主任。
    二、为培养力学人才呕心沥血
    xx工学院院长张协和慧眼识才,力邀刘先志来校任教。1952年春,他放弃了大城市、重点大学和大企业的优越条件,欣然接受邀请,并在此度过了他的后半生。刘先志来此不仅是为了家乡工业和教育的建设和发展,也是为实现自己“学校与工厂相结合,培养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建设人才”的夙愿。他主张办工科院校,学校旁边就应是工厂,学校设计的就是工厂生产的产品,工厂就是学生实习和生产的基地,因为他深知工科院校的宗旨所在。
    当时学校初创未久,是一所解放后新建的专门培养高级工业人才的院校,各方面的资源都比较匮乏,百废待兴,他为了提高教学水平,建立良好的教风学风,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和力学学科的建设,把一腔热血倾注到为国家培养力学人才上,孜孜不倦地贡献着自己的知识才干。他一面给本科生讲授理论力学,一面给青年教师讲授高等刚体力学。他经常说:教授就应该给大学生讲基础课,否则怎么能称教授。他讲课条理清晰、简明生动,强调定义、概念时非常严谨,把深奥的理论讲得生动形象、通俗易懂。如讲振动系统的自由振动频率,他以肩挑的担子、树枝的摆动、人走路时的晃动等做实例,用拉小提琴来说明自激振动产生的条件,还用旋转轴的临界转速来说明共振的概念及其重要性,既使人容易理解所讲的内容,又留下思考的余地。凡听过他讲课的人都赞不绝口,认为是一种享受,每次上完课同学们都有“绕梁三日”之感。
    他为青年教师讲课时,教材都由他编写、校对,连讲义中的插图都是他亲手精心绘制的,工作量之大,可想而知。他特别强调:“基础不坚实是上不去的,力学工作者一定要打好数学力学基础。”并引导和介绍他们阅读一些国外的期刊图书,以获取更先进的知识。在他的培养下,青年教师的思路开阔了,基础牢固了,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,力学知识水平上了一个大的台阶,为以后提高教学质量和开展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,这些教师后来都成为教学和科研骨干。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感人至深,令同事们敬佩不已,不愧为“严谨治学,尽善尽美”。
    在他担任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,每周还要去机械工业厅接待厂矿代表,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生产问题,为学报审稿,还从不间断自己的科研工作,在如此繁忙的情况下,他始终把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放在重要位置,由于过度劳累他曾晕倒在课堂上。
    1957年,党中央向全国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,刘先志备受鼓舞,经过他积极酝酿筹备,于1958年4月首次在国内举办了机械振动学讲习班。国内许多高校、科研单位、厂矿企业纷纷派出讲师、工程师以上人员参加。刘先志亲自编写讲义和授课。在历时一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,他辛勤忘我地工作,讲课内容广泛深入,讲课技巧高超精湛,公式推导和论证严密,问题分析透彻,并注重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,倡导理论联系实际。他严谨的治学理念和执著追求的科研精神深深地教育和感染着大家,让学员们真正领略了大师的风采,眼界大开,受益匪浅,为他们今后的学术思想和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。这次讲习班为中国振动力学的发展培养了人才奠定了基础,作出了开创性贡献。当年的许多人都成为振动力学方面的专家,有的还成为工程院院士。之后,他又将机械振动学讲义进行修改,于1962年出版专著《机械振动学导论》,这是ysyk本国人自编的机械振动学教材。
    三、涉及多学科领域研究成果卓著
    在中国老一辈科学家中,刘先志从事的科学研究以涉及领域宽而著称,他对流体力学、一般力学、机械振动、热弹性力学、非线性振动以及力学中的数学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均作出了贡献,同时又解决了机械工程中出现的大量力学问题。他倾其毕生精力去思考和探索一些世界大师提出的科学难题,并且自主创新,成果卓著,体现了勇于探求真理挑战大师的精神。
    刘先志在连通管内理想液体振动方面的研究长达四十年,系统地研究了理想液体在各种不等径连通管内的振动规律。早在17世纪,牛顿(Isaac? Newton)、贝努利(G? Bernoulli)等大师就尝试过求解这一问题,但仅获取了类似于物理摆微振动的线性振动周期。刘先志在德国柏

[1] [2]  下一页


科技创新事迹材料